最近有很多病友在咨询:奥希替尼耐药怎么办?确实,作为三代的EGFR靶向药物,奥希替尼逃不了的宿命——耐药。奥希替尼耐药后的处理对于后续生存获益的延长非常重要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奥希替尼耐药机制及解决的最新总结,希望给病友及临床处理带来一定的思考。
一、奥希替尼耐药机制
在处理奥希替尼耐药之前,首先了解下,目前临床上使用奥希替尼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情形:
在疾病初诊时,检测发现EGFR敏感突变(19del/L858R),第一个治疗药物就用奥希替尼,称为奥希替尼的一线治疗。
确诊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癌后,首次使用了一代/二代EGFR靶向药,比如易瑞沙、特罗凯等,耐药后测得T790M阳性,再改用奥希替尼,称为奥希替尼的二线治疗。
既往研究发现,不同线数下使用奥希替尼,耐药的机制虽然整体相似,但二线耐药相对更复杂。
一线和二线都有相似的主要耐药机制,即MET扩增和C797S。
一线奥希替尼耐药后不会出现T790M的继发突变。
二线奥希替尼耐药的继发基因改变,无论是EGFR原位的或其他基因的旁路激活,类型都更复杂一些,甚至多种同时存在。
二线奥希替尼耐药后可能会出现向小细胞肺癌和肺鳞癌转化的可能,发生率在4%左右。
二、六大奥希替尼耐药处理策略
奥希替尼耐药后首先可根据疾病进展的状态,针对性的处理。
01
缓慢进展,可以继续用奥希替尼,配合局部治疗
②有症状的脑转移(配合脑转移处理,如全脑放疗、培美曲赛、替莫唑胺、鞘内注射等);③有症状的全身性(颅外)孤立性病灶(转移灶<3-5个)。
02
基因检测,找出耐药突变,针对性给予靶向联合治疗
如果奥希替尼使用后,机体出现快速进展的情况,请迅速进行基因检测,根据突变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靶向治疗。
03
基因检测后,无可针对的耐药靶点出现,可选用新联合方案或安罗替尼
短时间内大剂量给药,临床无统一的给药剂量方案。NCCN指南推荐“脉冲式”特罗凯治疗EGFR脑软膜转移患者.
04
新靶点药或“四代”TKI(参加临床试验)
1.U3-1402(HER3靶向药)
05
靶向药轮换(民间做法,不做强推荐)
在奥希替尼耐药后,民间还有多个靶向药之间的切换使用方法,通过对不同耐药机制细胞群的轮替杀伤,达到压制肿瘤进展的作用。然而,这种方案未得到临床试验的数据支持,故不做推荐。这里例举两个例子。
06
转化小细胞肺癌的治疗:除转归化疗,案例用奥希替尼轮换治疗亦见效
病理类型转化是奥希替尼耐药的原因之一。2018年8月,哈佛大学的Geoffrey R. Oxnard教授分析41例奥希替尼耐药后的患者,发现6名患者发生了小细胞肺癌的转化。这类患者T790M突变都是消失的(提示T790M与小细胞相互独立),但一般伴有TP53、RB1和PIK3CA等小细胞常发的基因突变。而对于此类人群,治疗方案上需联合EP这样的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,患者群中碰到过多次这样的患者,对症用药后效果不错。
这里列举一例奥希替尼轮换治疗。一女性患者,61岁,晚期肺腺癌伴脑转,L858R阳性,先后使用吉非替尼、厄洛替尼、化疗,阿法替尼治疗了4.2年。患者的右胸膜转移灶测得T790M突变(组织为腺癌),但发现右横膈膜附近的胸膜肿瘤转化成小细胞肺癌。患者使用奥希替尼及化疗(卡铂+伊立替康)轮换治疗,在一处病灶发生进展后立即切换另一方案,具体见下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