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一度的肿瘤界盛会——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ASCO)落下帷幕,各大癌种的“好声音”层出不穷,老挝第一药房小编火速给大家盘点了关于复发/难治性淋巴瘤的部分重磅研究的最新进展,快来看看吧~
Lisaftoclax(APG-2575)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BCL-2抑制剂,具有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作用,目前已进行了全球首例I期剂量研究,评估其治疗复发/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R/R CLL)和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安全性、药代动力学(PK)、药效动力学(PD)、疗效和最大耐受剂量(MTD)及推荐2期剂量(RP2D)。
患者每日口服Lisaftoclax,28天为一个周期,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中高危肿瘤溶解综合征(TLS)的患者每日增加起始治疗剂量,直到研究开始。
截至2021年1月7日,共有35例患者接受了Lisaftoclax治疗,包括复发/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/小淋巴细胞淋巴瘤(CLL/SLL)15例、多发性骨髓瘤6例、滤泡性淋巴瘤5例、华氏巨球蛋白血症4例,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、套细胞淋巴瘤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毛细胞白血病各1例,治疗剂量范围为20-1200mg,既往治疗中位线数为2(范围1-13个)。
尽管1200mg被视为最高治疗剂量,但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毒性(DLT),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(MTD),并且尚未报告出现实验室或临床肿瘤溶解综合征(TLS)。
在疗效方面,中位治疗7个周期(范围:3-20)后,在14例可评估的复发/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中,有12例达到部分缓解(PR),总体缓解率(ORR)为85.7%,达到缓解的中位时间为3(范围:2-7)个周期。
在安全性方面,发生率>10%的所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(22.9%)、贫血(17.1%)、疲乏(28.6%)、腹泻(17.1%)、恶心(11.4%)。>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(14.3%)和血小板减少、白细胞减少、淋巴细胞减少、疲乏和恶心(各占2.9%)。在CLL/SLL患者中,3-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(13.3%)和血小板减少(6.7%),并未导致治疗相关的停药事件。在所有患者中,12例(34.3%)发生了非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(SAE),其中2例患者发生>1种SAE。
本研究表明,BCL-2抑制剂Lisaftoclax治疗复发/难治性 CLL/SLL及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疗效好,安全性较高,为该群体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。
研究背景
L-MIND (NCT02399085)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开放标签II期研究,旨在评估CD19靶向新型Fc优化免疫增强单克隆抗体tafasitamab(MOR208)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复发/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(DLBCL)的疗效及安全性。
研究方法
该研究在先前已接受1-3种系统疗法(包括一种抗CD20靶向疗法,如利妥昔单抗)、ECOG(体力状况)评分0 -2分,且不适合大剂量化疗和随后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(ASCT)的复发/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(DLBCL)成年患者中开展。患者接受28天一个周期的tafasitamab治疗,在第1-3周期每周1次,第4-12周期每2周一次,均以12mg/kg的剂量给药 ,配合每一周期D1-D21的来那度胺(25mg)口服,12个周期后,无进展患者每2周接受1次tafasitamab治疗直至疾病进展。
研究结果
截至2020年10月30日,为期35个月的随访数据显示,在80名患者中,客观缓解率(ORR)为57.5%,其中40%达到完全缓解(CR),17.5%达到部分缓解(PR),中位生存期(OS)为33.5个月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为11.6个月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(≥20%)为中性粒细胞减少、疲劳、贫血、腹泻、血小板减少、咳嗽、发热、外周水肿、呼吸道感染和食欲下降。
研究结论
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,然后再序贯tafasitamab单药治疗,在不符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的复发/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(尤其是复发初期患者),延长了缓解期并提升了生存获益,且安全可控。
Penpulimab是一种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,可阻断PD-1与PD-L1结合,具有独特的结合表位,可通过消除Fc介导的效应功能增强抗肿瘤免疫细胞的活性,并通过改善药物的结合时间来优化受体的占有率。目前在大多数IgG4 PD-1单抗中(如ADCC/ADCP)观察到的Fc介导的效应功能在Penpulimab中不存在,因此可能减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。
此外,同其他已经上市的PD-1单抗相比,Penpulimab表现出更缓慢的抗原-抗体的结合-解离速率,有助于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及受体占有率,这一结构差异也有助于增强其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。
AK105-201是一项多中心、单臂、开放标签的研究,探究Penpulimab治疗复发/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。所有患者每2周接受一次Penpulimab治疗,剂量为200mg,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。纳入标准为既往接受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(ASCT)或先前接受过二线及以上化疗的患者。主要终点为基于IRC评估、根据Lugano 2014标准的ORR,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CR率,DCR,无进展生存期(PFS)、反应持续时间(DoR)、安全性和耐受性。
截至2020年11月8日,共入组94例患者(其中59.6%为男性,中位年龄32.0岁[范围:31-71岁],26.6%的患者ECOG评分为1分),其中56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,4例患者已完成24个月的治疗,25例患者中止治疗(17例因疾病进展,3例因不良事件)。
中位随访15.8个月后,在85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,经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(ORR)为89.4%,其中47.1%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(CR),中位反应持续时间尚未可得(范围:1.7-24.5个月以上)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亦尚未可得,但12个月的PFS率为72.1%。
在安全性方面,97.9%的患者发生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(≥3级者占26.6%,5.3%的患者因此中止治疗),其中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占比10.6%,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(≥20%)为甲状腺功能减退(31.9%)、上呼吸道感染(25.5%)、发热(24.5%)和谷丙转氨酶升高(23.4%)。≥2例患者中报告的≥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血小板减少(3.2%)、高脂血症(3.2%)、皮疹(3.2%)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(2.1%)。4.3%的患者报告了3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,其中IgA肾病、肺炎、皮疹、银屑病各1例,未见4级或5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。
本研究表明Penpulimab具有良好的疗效性及安全性,在复发/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可达到47.1%的完全缓解率,且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导致治疗中断的比例较低,同时,≥3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较低。
注: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,由老挝第一药房整理编辑(如有错漏,请帮忙指正),仅供参考,不作任何用药依据,具体用药指引,请咨询主治医师。